01-16
2025
在寺庙祠堂中,石雕多以龙、凤、麒麟等瑞兽形象出现,寓意吉祥如意、风调雨顺;或是以佛像、菩萨像等形式,展现佛文化的庄严与慈悲。
祠堂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场所,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讲究传承的民族,而祠堂祖祠便是人们对于这种传承的一种表现,特别是在各个农村里,都会各种大小规模的祠堂建筑。祠堂的建立是一个家族的家训和历史来源形成的,在供奉神灵的同时也能供奉自己的先祖。如果说寺庙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,那么祠堂也是如此,因此祠堂的建立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。
祠堂建筑对于石材浮雕的雕刻也是很讲究的,通过浮雕墙雕刻的使用凸显了宗族文化传承信息,因此在祠堂所使用到的浮雕墙都会与孝道传承有关的内容。一般安装位置大概都是在大门墙面、入口围墙、照墙浮雕、殿前台浮雕、地雕、浮雕窗等的使用。
这种石材浮雕用于祠堂寺庙一般都是采用青石加工而成,青石本身是一种比较暗色,庄重的感觉,也正好符合祠堂寺庙这种地方的使用。主要雕刻内容是以一些比较祥瑞图案为主,如花鸟虫竹、神兽、祥云,以及一些美好寓意的字,如福,孝,兽。这些都是表达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宗亲子弟的教诲。
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石材浮雕的使用,一方面也展现出了石雕工艺的精湛,通过一块石头将其展现出各种灵活灵现的石材壁画图,也只有工艺细致的雕刻手法,才能展现出如同一部厚厚的历史画卷,也向人们诉说历史和氏族文化。